臺灣地區自從5月爆發疫情以來確診數從每天幾百人,到8月降低到新增確診都是個位數,單劑疫苗施打率達到36%左右,那未來疫苗覆蓋率達到7成(打2劑),所有類型入臺證就都會恢復申請嗎?答案顯然是不大可能,應該是逐步放開,驗證不會造成大范圍社區感染后再全部放開,下面我們就詳細分析下。
現在世界各地都傳來患者打了疫苗后照樣確診,因為病毒株變異,疫苗防止感染有效性都有下降,特別是德爾塔傳染性極強??紤]到這個情況,短期內臺灣地區會堅持對入境人數隔離14天,即使針對打了疫苗的人申請入境,隔離政策依舊不變。以防止疫情在社區蔓延。只要是需要入境后隔離,那么就會人數管制,因為臺灣地區防疫旅館數量有限,PCR核酸檢測和快篩資源有限。
臺灣地區防疫旅館總數大概在2萬見。房間數前三高的為臺北市6884間、高雄市3733間、桃園市2332間,接著是新北市1605間、臺中市1510間,其余皆不到1000間,苗栗縣、嘉義縣市、臺東縣、金門及連江都少于百間,澎湖縣則是掛蛋。
大陸飛臺灣地區的航班基本都在桃園市,那旅客入住防疫旅館就集中在桃園市、新北市、臺北市,這3座城市防疫旅館數量是12949間。在臺灣地區5月之前防疫旅館入住率基本在50%,空閑的則在6000間左右。
2019年大陸人士申請商務入臺人數有12萬,考慮到這1年還有眾多人用自由行方式入臺,實際商務赴臺人數應該有幾十萬。單單這個類別,防疫旅館就不夠覆蓋。再加上探親、醫美醫療等類型,人數就更多。
2021年7月2日起,臺當局對入境人數普篩,且都是采檢三次,即入境一次、隔離檢疫期間以“家用快篩”采檢一次、隔離期滿前再一次。全臺檢驗機構,達145家,每日最大可檢驗量,已達5.1萬件,粗估每天正常大概是有2萬9千多件檢查能量。
綜上所述就是去臺灣旅游網認為即使臺灣地區疫苗施打覆蓋率達到了7成,也不會把所有入臺申請類型一次性都恢復放開。今年3月18日恢復了商務履約專案申請(我們網站成功代辦了10多件),這個會恢復,應該還會在短期商務交流和社會交流、專業交流這3個大類別里找出人數比較少的類目先行開放,這個之前3月份陸委會人員也有說到這一點。 在前面幾批類型開放后驗證下來沒問題,旅游觀光等才會重新開放。
注意,本文章討論的是臺灣地區疫苗覆蓋率到7成后入臺許可證申請一次性開放問題,非到了7成也不加大解封開放的意思!
那臺灣地區什么時候能打到疫苗6到7成呢?
截至到2021年8月8日,臺灣地區總人口一共2360萬人,910萬人施打了一劑疫苗,二劑的49萬人,還有1000萬人沒有打疫苗。這部分群體要等郭臺銘和臺積電、慈濟這3家機構透過上海復興購買的1500萬劑德國BNT疫苗,大概是9月中下旬開始分批次到貨。
臺灣地區每天疫苗施打最大量是30萬劑,1500萬最快也要劑也要50天打完,也就是要2022年1到2月份左右完成。BNT疫苗需要零下70度存儲,臺灣地區冷鏈最大儲藏量是300萬劑,1500萬就需要5次左右入臺。
什么時候臺灣地區入境申請都能放開?
這個答案恐怕臺灣當局防疫部門也沒答案,還是要看疫情發展滾動調整,我們也就不預測了,太長時間的預測參考意義不大。雖然我們2020年成功預測了陸配團聚、陸生返校時間、還有2021年3月18日開放了大陸人士商務履約入臺。所有的預測都要根據臺當局的政策動態調整。
疫情結束幾年內都難以做到,世界各國都調整防疫政策,不以清零為目標,而是學會和病毒共存,臺灣地區防疫部門也以這個策略為指導。在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國家邊境都開放后,臺灣地區也會逐漸跟進,永遠封鎖邊境也不切實際。
世界知名藥廠輝瑞和默沙東都在做特效藥的臨床試驗,有望在2021年年底獲得上市,效果好的話,各國各地區邊境都會大規模開放。
我們會繼續每天關注臺灣地區疫情防疫政策,要及時獲取最新入境消息,可以加工作人員微信,或者收藏本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