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臺灣知名度極高的茶,凍頂烏龍茶名稱,是以產地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加上茶樹品種青心烏龍而來,主要產于臺灣南投縣的鹿谷鄉,主要是以青心烏龍的茶菁為原料所制成的半發酵茶,典型凍頂烏龍茶的特征是喉韻醇厚、耐泡和持久濃郁的回甘!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臺灣知名度極高的茶,凍頂烏龍茶是臺灣包種茶的一種,所謂“包種茶”,其名源于福建安溪,當地茶店售茶均用兩張方形毛邊紙盛放,內外相襯,放入茶葉4兩,包成長方形四方包,包外蓋有茶行的嘜頭,然后按包出售,稱之為“包種”。臺灣包種茶屬輕度或中度發酵茶,亦稱“清香烏龍茶”。
包種茶按外形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條形包種茶,以“文山包種茶”為代表;另一類是半球形包種茶,以“凍頂烏龍茶”為代表。素有“北文山、南凍頂”之美譽。原產地在臺灣南投縣的鹿谷鄉,主要是以青心烏龍為原料制成的半發酵茶。傳統上,其發酵程度在30%左右。制茶過程獨特之處在于:烘干后,需再重復以布包成球狀揉捻茶葉,使茶成半發酵半球狀,稱為布揉制茶或熱團揉。傳統凍頂烏龍茶帶明顯焙火味,近年亦有輕培火制茶。此外,亦有陳年炭焙茶,是每年反復拿出來高溫慢烘焙,而制出甘醇后韻十足的茶。
凍頂烏龍茶是臺灣所產的一種,臺灣生產的烏龍茶依據發酵程度(做青程度)的不同有輕度發酵茶(約20%)、中度發酵茶(約40%)和重度發酵茶(約70%)之分。輕度發酵茶似綠茶,具有清香;重度發酵茶似紅茶,具有甜香;中度發酵茶清香較濃烈,凍頂烏龍茶屬輕度或中度發酵茶。
凍頂烏龍茶制作方式:
凍頂烏龍茶制茶特殊處在于茶菁于殺菁干燥后,要再以布包成球狀揉捻茶葉,壓迫使茶成半球狀,稱為布揉制茶。過程中須不時把布巾攤開,將茶葉松開散熱,重復多次后,茶葉外型逐漸緊結呈半球型,色澤墨綠油潤,葉展開后葉片為淡綠色,葉底邊緣鑲紅邊,被稱為綠葉紅鑲邊,亦稱青蒂、綠腹、紅鑲邊之后再視茶葉特性施以烘焙,以利能久藏不變質,并透過適度烘焙更能將原茶特色展現出來。
凍頂到底是什么?
凍頂是一個古地名,以現在的行政區范圍來說,位于臺灣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F在則泛指鹿谷鄉與名間鄉的大鹿谷茶區,海拔介于 600~1200 米之間,多數分布在 600~800 米之間,多作為球型半發酵烏龍茶,但多數不算高山茶。
注:高山茶的嚴格定義為海拔 1000 米以上。
古早的凍頂烏龍茶和現在不一樣!
在 1939 年時,南投大凍頂地區開始發展結合條型包種和鐵觀音的布巾包法制程,發展出半球形的「凍頂烏龍茶」,沒錯當時還沒有足夠的技術做成球型茶,還是用人工去包布揉。品種上則多以青心烏龍制成。
古早的凍頂烏龍茶發酵與焙火都較現在重,茶湯顏色也偏紅,真的很像鐵觀音!因為凍頂烏龍茶在制程上真的有師法鐵觀音的部分。
現代的凍頂烏龍茶往花香調性偏
古早的凍頂烏龍茶和鐵觀音頗類似,后來為了走出新的路線開始改變制茶方式,從中偏重發酵改為輕中發酵,制程上在萎凋、攪拌后,就直接殺菁,然后揉捻干燥,沒有像鐵觀音那樣邊揉邊焙,所以發酵度不會偏像熟果香,而是偏向花香。茶菁再經過烘焙后會呈現堅果、烤米香等迷人的風味!
以凍頂茶產量有限,尤為珍貴。產自中國臺灣,茶區海拔1000-1800米,在臺灣高山烏龍茶最負盛名,被譽為;茶中圣品。凍頂烏龍茶湯清爽怡人,湯色蜜綠帶金黃,茶香清新典雅,香氣清雅,因為香氣獨特據說是帝王級泡澡茶浴的佳品。在日本、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享有盛譽。